两岁以后,宝宝就已经有了控制大小便的能力,这种能力在白天的时候表现得比较强,
晚上则会相对弱一些,所以宝宝会出现尿床的现象。一般来说,宝宝尿床是由于机能原因
引起的,在排除了疾病原因以后,如果次数不多就无须特别理会,等宝宝大一些,随着神
经系统发育的不断完善,宝宝的膀胱对排尿的控制会自然形成。如果宝宝尿床一个星期超
过3次以上,可以适当进行行为治疗。但是,如果宝宝5周岁以后还尿床,那么就不仅仅是
机能原因了,而是通常所说的“遗尿”,这种情况必须去医院进行治疗。
遗尿症俗称尿床,通常指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。一般至4岁时仅20%有遗尿,10岁
时5%有遗尿,有少数患者遗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。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
称为原发性遗尿,约占70%~80%。继发于下尿路梗阻(如尿道瓣膜)、膀胱炎、神经原性
膀胱(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)等疾患者称为继发性遗尿,患儿除夜间尿床外,日间
常有尿频、尿急或排尿困难、尿流细等病症。
一般治疗 不要责难和打骂儿童,应给予鼓励,使患儿有治好遗尿的决心。父母对患儿给
予高度关心和爱护。在晚饭后禁止饮水,睡前排尿。
遗尿症患者中约有30-40%有家族史,经研究认为是多基因遗传,发生的概率由于种族、地
域不同有一定差异。一般双亲遗尿患者孩子发生率为77%,单亲遗尿患者孩子发生率为44%,
双亲均无遗尿使者孩子发生率仅15%。